1.根据“破除思维定式”来安一个作文题目
个性化写作是作文教学的灵魂
沾益县德泽乡热水小学:戴兴德
人没有了个性,将是一生平庸 。同样,没有个性化的写作,
也是出不了好文章的。个性化作文是打破思维定势,突破传统模
式,挑战一元化价值观,审美观的充满灵性的活力佳作。那么,
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呢?这个还需要为学
生的个性化体验设立多种路向,从而激活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内驱
一、解放学生,尊重个体感受
把孩子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,从繁重的课业负担
中解放出来,让他们有时间能够亲近自然,走进社会,有时间读
书,读好书,读自己喜欢的书,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,解
放孩子的心灵,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、体验,
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。据此,我向他们推荐了一些儿童读
物,让他们去阅读、去感受、去领悟,并安排时间让他们在一起
交流感受,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 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真正的教育智慧,在于教师从来
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,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。每
个学生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,每个人对待生活都不同于
他人的异样情怀。
我们在要求学生“以我手写我口”“以我口述我心”的同时,
要让学生抒真情、少拘束,写出自己的亲临、亲历、亲感,写出
与众不同的“这个”。教师不设框框,不搞模式,倾情投入地去
用心赏识那些源于真情的感受和体验,写作的源头活水就会激起学生作文兴趣的浪花。作文本无定法,成功的重要一条在于解放学生,尊重孩子的主体意识,营造和保护创造氛围,爱护学生意愿和情感,让学生喜欢在此放飞思绪,自然翱翔。
2.请说点有关跳出思维定式的作文素材、事例和写作方法
1952年,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经营危机。
那时候,电扇是这家公司的重要主打产品,但由于消费者选择面的增多以及商业竞争激烈等原因,仓库里积压了大批的电扇无法销售出去,公司陷入了资金周转捉襟见肘的困境。尽管公司7万多名员工为了打开销路想尽了一切办法,可是进展仍然不大。
最后董事长不得不郑重宣布,谁能够让公司走出困境打开销路,就把公司10%的股份送给他。这时候,一位最基层的小职员向董事长提出了一个建议。
这位职员自信地说:“董事长先生,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所有电扇都是黑色的。既然服装都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吸引不同的消费者,我认为电风扇也可以做成不同的颜色,而且这个方法也很容易做得到。”
董事长对这位小职员的建议深表赞赏。第二年夏天,这家公司果然推出了一系列彩色电扇。
这些电扇一经推出,立刻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,短短几个月就卖出了几十万台。从此以后,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,电扇再也不是单一的黑色面孔了。
风扇改变颜色,使这家公司摆脱了困境,效益更是成倍地增长。而改变颜色的这一构想,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,也不需要有多么丰富的商业经验,为什么这家公司的几万名员工都没有想到呢?这显然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定式造成的。
3.急
走出这个圈子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? ——题记
在一个灿烂喧嚣的官场中,或许灯红酒绿,或许荣华富贵,或许山珍海味,然而你不属于这个圈子,你只是你自己,你属于江上的清风,山间的明月,走出这个圈子,你含着泪,可当你蓦然回首,你却微笑着……
苏东坡,你被一贬再贬,你豪迈地一脚走出这个圈子,走向你的赤壁,被贬岭南你笑语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被贬岭南你依旧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夺绝冠平生”。一脚迈出后,你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”,驾一叶之扁舟,身临赤壁,伤感而怀古,触景而生情,望着波涛澎湃的江水,你满腔的不平不公不白也被江水激起,你回想当年赤壁之战,时势何等风起云涌,而今安在哉?于是,苏子愀然,扣舷而歌,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”。山高水寒,你依旧明朗;凄风苦雨,你的意义依旧盎然,你揣着一幅碧绿的画,把它镶进明月的画框,洒入你胸怀,七分酿成了月亮,三分啸成了剑气,你情起波涛中,同起骇浪间,一吟成杰作,绣口吐出半个诗坛。起出这个圈子,你才是真正的你。
李白,在朝,你要高力士脱靴研磨,在野,你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,于是你注定孤独,你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在朝你是宫廷歌舞升平的点缀,只有走出长安城你才是山间明月的野鹤,你才是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的你,你才是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
一勾弯月在冷凝处,片片浮萍成摇曳的翡翠,辛弃疾,你是个江南游子,你走出战场,开始你的文人生活,你把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,你痛斥“君莫舞,君不见,玉环飞燕皆黄土”,你徘徊“倩何人换取,红巾翠袖”,你期待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夜里连营”,走出战场,你依旧在战斗,你在纸间飞舞。
走出这个圈子,犹如“宁可抱香枝去死,何曾落叶北风中”的苗一样,坚贞不屈。
走出这个圈子,犹如“黄昏雨打园林”残兰飘落满地金的兰一样,虽残但辉煌。
走出这个圈子,犹如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是黄金甲”一样,勇敢战斗。
4.求两篇作文.
我思故我在 从远古时代到今天,人类跨越了时间的界限,冲破了一千年以前的不可能,得到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可能。
整个社会不断进步,这主要得益于人类的思考,人类借助思维的翅膀,飞出了不可能的地域,飞抵了可能的梦想天堂。因此,思考是一切进步的根源。
时间回到几千年前……一位白发长髯的老人站在河边,他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。“学而不思则罔……”他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。
这是他对思考最好的评判,一切学问的根源都来自于思考。孔子以他的思考,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时间上溯到几百年前……一位卷发的年轻人站在一棵苹果树下,端详着手中的苹果,陷入了沉思:苹果熟了,为什么要往地上掉,而不往天上飞呢?这个人叫做牛顿,他刚刚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,一件普通的事情却引起了他的深刻思考,而正是他思维的无限延展,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了,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向前发展。因此,科技进步的根源也来源于思考。
时间翻到几年前……正是收获的季节,稻花香里说丰年,稻浪层层展笑脸。一位老人微笑着站在稻田边,他本是一个乡村教师,但思维的翅膀却带他创造了人生的辉煌。
当他看到百姓因吃不饱而愁苦的脸,他就开始想让稻田亩产过千,使所有的人远离饥饿。于是,杂交水稻被发明出来,大大提高了产量。
他放飞了思维,也实践了诺言,他以自己的思考,给饥饿中的人们带来希望。可见,生产进步的根源也来自于思考。
思考是一对坚韧的翅膀,带着我们飞向成功的彼岸。因为有了思考,武侯弹琴退仲达;因为有了思考,红军长征存主力;因为有了思考,科技进步,国富民强。
我思故我在。 思考是一切进步的根源,让我们尽情放飞自己的思维,在生活的海洋中自由游弋,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绿 草 茵 茵 风,温柔的自萍儿眉际的发间拂过。那弥散在空气里的鲜活的春的气息,伴着清晨特有的一丝清凉,慢慢地浸润了她的脸颊,既而扩充到全身的每个毛孔。
她轻轻的嘘了一口气,心头微微轻松了一些。 人如其名,萍儿,是一个平凡的女孩。
相貌平平,成绩平平。平凡的在学校里常常被人忽视。
同学们不去注意她,老师也很少想到她。她孤独的生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。
可是,她的心中却有一个七彩的梦想。那还是5年前,爸爸带着13岁的她去北京,当汽车驶过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的时候,爸爸让司机慢了下来,告诉他:“孩子,看,这就是北京大学,爸爸的母校。”
萍儿的眼睛直了:爸爸的北大!我梦中的未名湖!你等着我,我一定会来的! 默默地,萍儿拼了。为了北大,为了心中的梦想。
初中,高中……她一路拼搏,却是一路荆棘。尤其是到了高三,她的成绩让她感到北大离她越来越远了。
多少次,宿舍熄灯后打着手电做完的习题纸上浸透了她伤心的泪水。可成绩还是慢慢的滑落。
昨天的模拟考试成绩一公布,她强忍住泪水,心却在一点一点的撕裂。 ………… 风,又一次撩起她的短发,她一声轻叹,心底泛起一丝酸楚。
天,碧蓝如洗;云,时聚时散。曾几何时,在这里她默默的发誓,而今,付出换来的却是惘然若失。
她停下脚步,坐在柔软的草地上,把头埋进臂弯,不再去想那些恼人的成绩。 蓦地,一股清香悄然袭来,原来是脚下那嫩绿的小草。
她伏下身去,轻轻的趴在草地上,双臂圈拢,把头埋在小草中间。触眼所及是一丛嫩绿的生命,黄绿的草芽伸展着,渴望着,柔柔的向上。
抬头看去,一排高大的白杨傲然向上,直刺云天。 她的心轻轻的一颤。
白杨的生命是壮美的,但这个美丽的世界不仅需要参天巨树,也需要青青绿草。小草虽没有挺拔的身躯,没有怒放的花朵,但他们静静的发芽,灼灼的生长,在阳光下歌唱,在风雨中舞蹈,他们用自己的色彩,给大地涂满了勃勃的生机。
它们的生命同样是绚烂的,美丽的,无悔的! 既然无法做一棵大树,那就做一株小草吧。人生拼搏过、奋斗过,无论用何种形式展现自己的美丽,人生都是辉煌的。
萍儿轻轻地抚摸着嫩嫩的小草,绽开一脸灿烂地笑容。 ………… 课堂上,宿舍里 ,依然是萍儿拼搏地身影。
只是,她不再迷茫,因为她的心中有一片绿草如茵。 …… …… 北京,六月地骄阳下,一个女孩一袭长裙站在北大的门口,默默的告别她13岁的梦想:再见了,北大!再见了,未名湖! 然后优雅的转身,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她一直在微笑——因为曾经努力,所以无怨无悔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爱丽丝范文网 » 高中作文跳出思维的圈(根据“破除思维定式”来安一个作文题目)